避席承宣父,重筵揖戴公。桂香浮半月,兰气袭回风。
舞拂丹霞上,歌清白雪中。伫将文绮色,舒卷帝王宫。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乐土民勤不带牛,观农时得看耕楼。
老惭卧阁思投绂,恩假祠宫换典州。
就第未荒三径菊,过江无俟五湖舟。
题舆别乘方腾逸,讵肯相从物外游。
清霜几夕送秋来,南客乡思渺未裁。君亦京华同旅邸,夜凉曾否梦天台。
幽情千林外,巧思百花前。
好事如吾子,伤心叹蚤年。
桃蹊亲意悦,薤曲里人怜。
半夜悲笳起,凉天野月悬。
六桥花下酒,送子返柴居。为别清秋暮,相思章水馀。
尘驱惭驷马,道远望双鱼。何处询流寓,匡山欲著书。
我方困于酒,因君亦思止。公心周诰前,兴在陶诗里。
尝观复初爻,端拜颜氏子。所贵进我德,宁顾俗憎喜。
但恐言语多,口过从兹起。圣贤本在人,浊醪空妙理。
曲生虽可交,终然不如已。公能透此关,不止自止矣。
如操有舵舟,何患江无涘。愿勿逾此心,恒若承大祀。
花外庾楼月,莺边吴宫柳。我欲问废兴,春风独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