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童苏合弹,倡女蒲葵扇。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蹋路草,理鬓回花面。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俸余宜办买山钱,却买端州一砚砖。
依旧被渠驱使出,买山之事定何年。
骤雨鸣宫瓦,新槐密禁城。
鸳行趋晓肃,鸡唱入云清。
日晃千袍影,风传万岁声。
天心求允协,飞奏入承明。
行行野雪薄,寒气日通春。故国又芳草,沧江终白身。
游归花落满,睡起鸟啼新。莫惜闲书札,西来问旅人。
大业在宇宙,大用根虚无。神以敛而照,智以用而疏。
所以古至人,容貌类庸愚。妍媸形自现,渊镜仍其初。
小院西风初透。一霎凉生双袖。几日怕关情,犹道芳菲时候。
是否。是否。添得镜中消瘦。
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