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居何处是,轩外一横塘。座纳薰风细,帘垂白日长。
面山如对画,临水坐流觞。更爱闲花木,欣欣得向阳。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骨肉东西各一方,弟兄南北断肝肠。离情祇向天边碎,壮志还随行处伤。
不料此心分两国,谁知翻属二君王。艰难少有安中土,经乱多从胡虏乡。
独羡春秋连影雁,每思羽翼并成行。题诗泣尽东流水,欲话无人问短长。
蓬窗昧阴晴,布衾寒气穿。
起视天正霜,璧月俨似悬。
空蒙十日雨,冰天湛相连。
氛翳一洗去,旧观还山川。
并驰绝塞待燕邻,喜过重关值故人。
阔别经年劳远梦,留连此日奉清尘。
威行列郡连营肃,恩浃诸戎异域春。
愿学子云承汉诏,未央宫壁颂功臣。
秋晚晴原上玉田,水边林下过金仙。寺钟欲动黄昏月,野鸟时横碧落天。
萸糁人家皆取醉,菊花篱槛亦争妍。三叉路入孤村去,九日閒投物外缘。
君家卜筑倚花泾,风物佳时许叩扃。石骨透烟通体绿,松身卧藓一边青。
纵横药树穿藤架,破碎溪山上画屏。记得年前曾往返,而今相忆鬓星星。
枝强干弱鹿为马,舜放尧囚龙作鱼。苍梧山深鬼啸雨,当殿无复群臣趋。
夜郎供奉古别离,拾遗杜鹃再拜诗。苕苕君门门九闺,泪尽心摧君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