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松雪斋前,鸥波亭畔,倚吟绿净无尘。休将芳草怨王孙。
珠腕写、千枝碧玉,鹅绢剪、一幅寒云。还应有、潇潇雨意,细卷秋痕。
文湖州派想,看随承旨,徵谱闲论。任吾家私印,倒押朱文。
最好烟梢凤尾,吟不到、月夜湘魂。犹赢得、香凝燕寝,珍护墨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