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翁信及第归江东旧隐(作方干诗,送友及第归浙东)

南行无俗侣,秋雁与寒云。野趣自多惬,名香日总闻。

吴山中路断,浙水半江分。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久聚未知乐,暂离能许愁。

清江一轮月,后夜两般秋。

语倦且呼酒,寒侵频索裘。

鼎湖龙去远,忧愤涕滂流。

皇家此日大张罗,麟凤时看上苑过。海内风云期并合,古来勋业与谁多。

连城价重归珍席,九陌花深待玉珂。文运喜当全盛世,观风何地不菁莪。

藐兹澎湖一孤岛,幅员百里弹丸小。九州不入禹贡图,开辟以来置不道。

荷兰驱逐伪郑平,设官命吏名斯肇。台阳喉咽壮藩维,金厦户庭资障堡。

宅澳为村一十三,民居错落晨星渺。岁不十雨月千风,波翻浪覆势倾倒。

匝时咸水涨漫天,白日昏昏尽窅窅。流沙一片恍飞霜,草未逢秋已尽黄。

地无高冈与陵麓,又无溪涧与桥梁。又无飞禽与走兽,又无花木与菁篁。

织纴不事无麻苧,丝帛不出无蚕桑。三农最重无牟麦,五谷最贵无稻粱。

爨粪为柴仗牛矢,薯乾作食呼薯米。土瘠民贫何处无,未有土瘠民贫到如此。

只合乘潮讨海为新畬,扬帆掉桨为犁锄。张缯挂网为稼穑,戳按塞沪为篝车。

多黍多稌颂蜃蛤,千仓万箱祝虾鱼。不祭田祖祭龙伯,吹邠击鼓水中潴。

俗俭勤人椎鲁,熙熙恬恬风近古。不崇佛教绝僧尼,寺观禅林目未睹。

渔者恒渔农者农,饥食渴饮安井伍。更无雀鼠讼诪张,公庭清晏如召杜。

论文时亦聚诸生,诗书善气溢眉宇。千里一圣百里贤,化导在人须鼓舞。

割鸡惯笑子游刀,家弦户诵并中土。惟有妈宫市上颇不驯,言庞事杂多游民。

草窃无聊兼牙侩,鳏兵蜂聚重为邻。赫赫炎炎尽烈火,厝薪不徙势必焚。

溱洧有蕳野有蔓,鹑奔狐走鸟兽群。从此洗心先革面,海宇清宁看虎变。

褊心杞国曰焦忧,只手欲挽狂澜溅。勿云蕞尔无重轻,半壁东南关帝眷。

作此长歌备采风,形势舆情一目见。告我凡百诸君子,勿弃刍荛下里谚。

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

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今日无酒钱,凄惶向谁叹。

楷楼澹沲冬日斜,半世三钟并五车。

处处变禅作居士,年年行脚见僧伽。

偶然摩腹船鸣鼓,聊复捐书雁聚沙。

先遣毛锥交说似,即今镜里有霜华。

谁知州宅似精庐,山绕檐楹水绕除。

堂静惠风长细细,楼高烟雨又疏疏。

贫如坡老工餐菊,性似边韶懒读书。

赖有嵩山王给事,作诗贻赠问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