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外相逢远,樽前一会难。即须分手别,且强展眉欢。
楚袖萧条舞,巴弦趣数弹。笙歌随分有,莫作帝乡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暨阳古泽中,今岁仍大水。
舟行民田中,一浪四十里。
农夫相对泣,父子饥欲死。
酷吏亦何主,诛求殊未已。
岂繄竭膏血,直欲剥肤髓。
哀此无告民,有生皆赤子。
天灾自流行,助虐亦何理。
我愧才术疎,陆陆佐小垒。
熟视不能救,有泪空如洒。
皇心念下民,恻怛形诏旨。
丁宁既谆複,象魏几黄纸。
要须尽蠲除,仰称德意美。
人微言或弃,归休从此始。
画堂重构一湖中,更述民思渤海公。自昔三年留惠政,至今百里诵清风。
波间
碧水摇荻花,金风剪桐叶。山中有幽人,坐待东林月。
今夕遂独坐,今晨已别离。
同此良宵中,秋意各自知。
滟滟潮与汐,来往亦何为。
嗟尔扁舟子,何时老藩篱。
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
坐弃三牲养,行观八阵形。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鴒.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闻道家乡水,秋来又杀禾。正愁生计少,其奈荐饥何。
阿母厨中意,贤兄柱下歌。天涯一回首,不敢畏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