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辞天子,南山隐薜萝。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俸薄愁斯立,鑱长困拾遗。
经营将有赋,零落不成思。
冻结须频折,烟凝袂半缁。
阳春竟何在,卒岁以为期。
清风林下说才华,久有诗名重谢家。学罢杭州大梳裹,又弯新髻插琼花。
出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沧海桑田事渺茫,行逢遗老色凄凉。为言故国游麋鹿,漫指空山号凤凰。
春尽绿莎迷辇道,雨多苍荠上宫墙。遥知汴水东流畔,更有平芜与夕阳。
石榴经霜红满枝,前年三月移根时。珠囊玉醴纤手擘,幽人为尔惊栖迟。
穹枝回凤尾,健笋迸猫头。安得真致此,勿为群鼠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