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照影看容鬓,不见朱颜见白丝。
失却少年无处觅,泥他湖水欲何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逢秋月再圆,不与复休眠。脑满鱼龙夜,精藏树石年。
嗅衣腥在水,窥户影疑禅。长啸望参伐,行来精舍边。
少年即欲请长缨,花甲年周志未更。六代江山恣游眺,一编花萼见真情。
长君四秩正强仕,仲弟五旬早著名。三寿作朋传佳事,德门喜气自充盈。
且作东山管病翁,乾坤今古笑相同。高松落落都擎日,寒水粼粼又起风。
附子大黄天下药,虫妖鼠怪世间凶。数声鼓角沧溟暮,奇石船头鬼拜公。
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近臣那得识,禅客本无名。
烟中孤屿小,柳外数星稀。人向六桥过,僧从三竺归。
湖波月照席,竹杏风吹衣。深夜暑还在,不嫌山雨霏。
射策占高名,分符镇列城。军声千里振,智术万人惊。
坐拥青油幕,行巡细柳营。祗今须将略,慎勿厌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