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羡青云里,祥鸾正引雏。自怜沧海伴,老蚌不生珠。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年来机事付沙鸥,湖海萍蓬觉倦游。
千里白云关我恨,一江流水替人愁。
快闻飞桨健於马,底问前滩吼似牛。
枕藉舟中君莫欢,人生何日不虚舟。
病卧迟开户,心慵厌报书。雨晴衣屡易,丰歉室常虚。
卜命从来鵩,加餐为得鱼。无能身已赘,纵健欲何如。
桃符题罢一传觞,却笑衰颜借酒光。人日草堂还得句,春风燕寝自凝香。
随阳候雁多成字,献岁寒梅已作行。满眼阳和开物象,海隅无地着冰霜。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淮时。
苕溪南问旧长桥,渡水穿云不作遥。
迂道征鞍何自苦,隔林吟屋屡相邀。
晚晴浓淡烟俱好,春近高低雪尽消。
尚觉粗材欠诗料,政须余馥乞唐瓢。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
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