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去还住,一生焉再游。含情碧溪水,重上粲公楼。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万里横行大破胡,沙场西北汉军孤。不因骠骑能深入,知有阴山瀚海无。
浮云无定踪,游子有所思。所思在何方,迢迢东海涯。
云来倏浩渺,云去还逶迤。道路固云阻,可望不可之。
托云以思亲,朝夕如有依。安得附冥鸿,东归奉庭闱。
孝感终当至,彼苍谅无违。
岂为南宗别,重寻大极墟。
先生蓑好在,止杀语何如?
柏子微风际,梅花细雨余。
十年登阁意,只益鬓毛疏。
红蕉泻露湿兰襟。晓起理幽琴。潇湘一曲翻新谱,满园亭、都是秋心。
弹泪冰丝香凝,缄愁绿玉痕深。
几番疏雨翠烟沉。爽籁散云林。萧萧络纬添凉韵,吊秋魂、悄步花阴。
次第转将瑶轸,和他碧树青禽。
自言因病学休粮,本意非求不死方。徒有至人传道术,
更无斋客到禅房。雨中林鸟归巢晚,霜后岩猿拾橡忙。
争似吾师无一事,稳披云衲坐藤床。
念公事业未能归,莫厌京尘化客衣。
游子固闻怀楚玉,垂堂应每倚荆扉。
仲舒正尔宜投策,丘嫂从渠不下机。
他日秋风鵰鹗便,雍容车骑更光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