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武夷之山周百里,三十六峰云外起。九曲洄潆水浸山,洞天虽众应难比。
汉祀秦坛共杳冥,升真历历有仙灵。珠裾戏水澄空镜,玉袖回峰转画屏。
吾闻篯铿在初古,尧封彭城号彭祖。兹山坐隐七百春,次子篯夷长篯武。
以此山名万古尊,彭城遗裔传清门。侯官彭郎好骨相,此中疑是真曾孙。
当年彩屋空梁宴,笙管凄哀偶然恋。世人不记幔亭歌,何由得与真仙见。
彭郎结交天下希,武夷同好旧相依。高吟一曲河梁别,往日歌师今是非。
邀余并访真人阙,可怜归客鸣榔发。醉里遥寻玉女花,梦中解看天壶月。
信是名才不可求,天宫咫尺汝应留。寒梅仙掌春堪折,远寄西陵雪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