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忝南宫郎,往来东观频。尝披燕公传,耸若窥三辰。
翊圣崇国本,像贤正朝伦。高视缅今古,清风夐无邻。
兰锜照通衢,一家十朱轮。酂国嗣侯绝,韦卿世业贫。
夫子承大名,少年振芳尘。青袍仙掌下,矫首凌烟旻.
公冶本非罪,潘郎一为民。风霜苦摇落,坚白无缁磷。
一旦逢良时,天光烛幽沦。重为长裾客,佐彼观风臣。
分野穷禹画,人烟过虞巡。不言此行远,所乐相知新。
雨起巫山阳,鸟鸣湘水滨。离筵出苍莽,别曲多悲辛。
今朝一杯酒,明日千里人。从此孤舟去,悠悠天海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石骨嵌岩耸怪形,主人对此快诗情。
若教老笔来模倣,盘礴终朝画不成。
临风脉脉度寒朝,谁与花神破寂寥。碧藓封香春尚浅,沧池浸影雪初消。
枝藏病鹤如怜瘦,瓣落深宫欲斗娇。遥想西湖明月夜,几人携酒踏溪桥。
恨余未识茅君面,喜得茅山道士书。灯外雨声那厌听,风前石发岂堪梳。
碧窗云气寒生楮,清室丹珠夜绕厨。梦到层台夜披卷,桂林风动月疏疏。
西山有佳麓,美人好爰居。一椽宜偃蹇,半亩常纡徐。
蔬药剩雨畦,稻粱足和畬。缥囊贮蝌斗,牙签栖蠹鱼。
岂羡邺侯架,争讶孔明庐。挥毫临太玄,闭门悟潜虚。
龙卧及脩义,无乃时与俱。披烟露华采,凌空脱泥淤。
物滞固有化,至理斯乘除。愿言早致力,无徒惜居诸。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山翁尽惯卧山云,夜漏无声梦境平。
舟近谯楼眠不稳,却嫌更点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