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②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密筱夹路傍,清泉流舍下。③
上人亦何闻,尘念俱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④
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⑤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霜晴泛渚狎轻鸥,人物欣逢古太丘。
乔木故家犹昨日,寒花老圃正清秋。
尊开北海心先醉,烛尽西窗话不休。
笑我一身閒未得,又随新雨上归舟。
品格诗家枉费评,吾诗吾自遣吾情。可怜不识怡情者,错托宫商论浊清。
不得之仁消息久,秋来体色复何如。苦将杯酒判身病,
狂作文章信手书。官职卑微从客笑,性灵闲野向钱疏。
几时身计浑无事,拣取深山一处居。
身事怜衰白,羁栖感岁年。云霞占晓日,花柳媚晴川。
家远书难得,鸿归信欲传。高台频极目,风景故依然。
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暗写五经收部秩,
初年七岁著衫衣。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
文饶论百揆,豪气阔天宇。
归来坐平泉,草木何足数。
只今和文弟,怪石几风雨。
达生要忘累,人取应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