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②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密筱夹路傍,清泉流舍下。③
上人亦何闻,尘念俱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④
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⑤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连廊四注塔中起,五月殿阴作商气。竹床午枕耐睡魔,宝铎天风吹佛事。
小冠捧腹绕檀栾,坐隐应迷日下山。骑马归来还执热,蚊雷虺虺满人间。
韶光淡荡媚春时,紫燕寻巢觅故知。对酒追思金谷例,看山旋忆谢公诗。
新红嫩绿莺声滑,浅碧遥青蝶梦迟。一种闲吟消永昼,画阑低拂柳丝丝。
白露下疏牖,萧条秋夜凉。
入门君未寝,明月在藜床。
贫贱元同病,飘零只独伤。
不堪闻蟋蟀,久已怨离乡。
云外千寻好性灵,伴杉陪柏事孤贞。招呼暑气终无分,
应和凉风别有声。细雨洒时花旋落,道人食处叶重生。
如逢郢匠垂搜采,为栋为梁力不轻。
万壑吾庐外,萧然一布衣。家贫亲老易,地僻客来稀。
开卷前贤过,穷居世事违。坐看小乌雀,街食向巢飞。
树木沈沈翠作堆,瘦筇缓步首频回。天平山水真佳矣,文正祠堂亦壮哉。
碧落高寒超下界,白云清煖隔浮埃。长怀往事成悽断,为读残碑剔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