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阅空终慕卷,掩卷一沈吟。我有终身念,卷之无处寻。
小构吴宫畔,鲜云绿野披。药苗巳弥蔓,杨柳尽成丝。
凤凰集玄上,鸳鸯加屋垂。于此就贤业,蓬蒿何足悲。
大地转西北,初日现南东。群生各有营,一静役万动。
珍禽思振羽,猛鹫亦横空。何人飞利剑,我为斩烛龙?
东风残柳旧烟青,不见长亭共短亭。
几处王孙芳草地,胡僧相对坐看经。
书生栖大厦,燕贺愧无从。嵩高乏嘉颂,何以祝我公。
一节贯岁寒,愿似南山松。下有千岁苓,尝许气味同。
得自铜雀台,收晚稜角摧。
四方绿琉璃,一片青玫瑰。
炼尽沙石滓,陶成金玉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