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美人满院红妆,绿珠忽向高楼坠。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一天春思。
绣阁娇慵,厌他轻薄,重门深闭。奈偷从墙角,窣来窗畔,人前故眠羞起。
可惜风流扫地,赖多情、青苔牵缀。生成薄命,飞来又被,鹦哥啄碎。
一缕残魂,浮萍再世,去随流水。想深宫拾得,踏歌连臂,有人垂泪。
阳春宜白雪,良时宜少年。试攀琼树枝,芳意已觉妍。
梅花初厌多,杨花乍疑早。园林光气生,众物竞鲜好。
一春都几日,行乐遽勿迟。何辞踏泥出,犹当秉烛归。
少年自应然,老大宁复尔。岂不感物华,尚能强醇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