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贞节之妇何代无,大节直与忠臣俱。高风凛凛出肝胆,皎如日月行天衢。
江淮丧乱复何有,衣冠扫地悲穷途。眼明见此节妇传,胸中愤气为之苏。
夫君疾病有遗语,身后之事当何如。上有高堂之老姑,下有乳哺之二雏。
浮云无根白日短,黄尘有尽沧溟枯。沧溟易枯日易短,妾心到死终难渝。
夫君一去三十载,二雏茕立今为儒。迩来世俗薄如纸,抚琴南望空嗟吁。
为臣不能报明主,七尺有躯空丈夫,呜呼七尺有躯空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