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朔风吹雨西北来,南山昼晦夜不开。寒声悲凄杂霰落,暮色黯惨兼云回。
仰窥箕斗不辨影,俯眺八极弥黄埃。群鸡啁啾登树语,城角断续馀音哀。
此时野人正愁郁,短漏颇柰铜龙催。残灯微明鼠上下,兀坐自画炉中灰。
北漠群胡践边垒,西江狂贼生祸胎。主上动色念沟壑,何况司马诸行台。
长星流天火堕地,荧惑扰纪何为哉。去年三吴遭赤旱,万户鬻子无遗孩。
今年州司索官帑,肉瘠不救疮痍灾。空田苍茫飞鸟尽,野水震荡惊鳞摧。
备民谁继子产智,足国正望夷吾才。龙鸣剑匣壮士老,黄金台古空崔嵬。
海内故人掩关坐,尺书累岁谁为裁。阳春何时动群蛰,九域浩荡扬风雷。
江河倒洗皇路净,台省洞达无嫌猜。花明草媚日杲杲,男耕女织天恢恢。
野人多病有归处,养鸡牧豕王城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