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蒋侯家荆溪,胸次饱空阔。
一官寄楚尾,常病登眺窄。
有酒无地把,况助诗句活。
规模作危亭,更为思亲设。
安车几时来,历鉴吴与越。
俸廪虽云薄,采菽水可啜。
我实通家子,此意敢自别。
愿同竹马儿,就彼上寿列。
岂惟一门事,犷俗坐可革。
长使是邦人,指亭记所茇。
未与柏梁酒。问一时、严徐东马、才能如否。囊括缥缃归寸管,虹玉光应映斗。
搜罗到、古三皇九。定了青编新样子,付千秋、史馆金科守。
墨花耀、双螭首。
力驱山海波涛走。尽人世、真形变相,倚添毫手。义为朝廷怜勇帅,盲膑遭逢任受。
是直笔、休疑谤口。桑孔贪残成纵酷,便他人、难掩诸君丑。
龙门里、怀山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