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游寝食渐无味,杯酒管弦徒绕身。
宾客欢娱僮仆饱,始知官职为他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谁见匡庐百叠苍,轺车八月下浔阳。天开画障芙蓉出,风约银河瀑布长。
秀色从来堪揽结,壮游还待发文章。因君忽动江湖兴,便儗东林问草堂。
谈锋亹亹折强隣,专对当年亦有人。
国老胸中兵百万,不将全力靠江神。
定禅快为师子吼,勋禅莹净玉无垢。两禅同居渊不分,一日用之左右手。
超方独脱王老师,向何壁立今何慈。杓柄短长锅大小,揭而示之无可疑。
末后更有一句子,未省两禅著何语。东山有句不敢书,恐著替渠出山去。
俯身望日入。下视见星罗。嘘八风而为气。吹四海而扬波。
溪色如蓝照舳舻,越王金璧献姑苏。馆娃宫里长高枕,不觉舟师到国都。
晨光破暝入檐间,雀乳鸠鸣意自閒。晓睡起来无一事,捲帘独坐对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