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生长绮纨内,辛勤笔砚间。
荣亲在名字,好学弃官班。伫俟明年桂,高堂开笑颜。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风振苍山海逆流,扁舟未济使人愁。聊把钓竿消永日,溪翁沙鹭共悠悠。
别离四弦声,相思双笛引。一去十三年,复无好音信。
曲江春水满,北岸掩柴关。只有僧邻舍,全无物映山。
树阴终日扫,药债隔年还。犹记听琴夜,寒灯竹屋间。
风便磬声远,日斜楼影长。
莫向风前折柳枝,柔条原不绾相思。人生难得惟知己,天下伤心是别离。
半载篝灯同听雨,何年把酒更论诗。西泠夜夜添新梦,多在烟江月上时。
青钱学士妙文章,便合含毫侍帝傍。
寂寂闽山余旧隐,忆君时到读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