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敕罚归天吏,飞符出未央。帝城千骑月,龙剑九秋霜。
草色乾坤老,军声关塞长。佩分华省玉,人是法曹郎。
三尺依城旦,双旌指冀方。恩深禹车泪,生转汉萦章。
渭水羞曾赤,箕星气独黄。别筵枫叶道,停锦荔枝乡。
为有高门待,应誇结驷良。
东来紫气有真人,给苑含辉祗树春。草忍自谙菩萨行,潭澄初现宰官身。
杯中水月无明失,句里云霞法界新。若语世尊应好慰,只今魔地隐波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