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羁游伴,青门远别离。浮名相引住,归路不同归。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格外缀清诗,诗名独得知。闲居公道日,醉卧牡丹时。海鸟和涛望,山僧带雪期。仍闻称处士,圣主肯相违。
多幸遭逢处,知交信有恩。
偏承相见重,频沐厚光荣。
眷恋常推许,人情每普平。
老屋城南倚翠屏,萧萧脩竹满前庭。笋因夜雨侵苔长,枝共春云覆槛青。
深处石閒留客坐,隔林莺啭抚杯听。故人诗句应题遍,藜杖何时一叩扃。
芰荷香里文章静,蘋藻汀边职事清。若使渊明知此味,折腰五斗可忘情。
相传礼乐太常家,市隐城南静不哗。兄弟怡怡自和辑,春风庭院紫荆花。
小楼遥向大江开,极目云天亦快哉。楚水一湾藏万户,汉皇千古有高台。
潮环柳岸渔蓑集,风送芦洲贾舶来。胜地可怜埋市井,登临谁是大夫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