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去日清霜菊满丛。归来高柳絮缠空。长驱万里山收瘴,径度层波海不风。
阴德遍,岭西东。天教慈母寿无穷。遥知今夕称觞处,衣彩还将衣绣同。
节操冰清,丰标玉立,名重司空。正江左分曹,才归省署,浙西持宪,更理兵戎。
约束诸生,按行五郡,秋水楼船七里陇。最喜是,乡关入望,民俗相通。
富春山色笼嵷。念昭德、新祠梦寐中。但有疏辞天,君恩未许,无繇缩地,仙舫难从。
酒醒长安,梦固海峤,目送云鸿万里风。归朝早,双龙阙下,一笑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