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艳动舞裙浑是火,
愁凝歌黛欲生烟。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
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落日照江村,
秋花艳欲燔【1】。
芒鞋遥路客,
一步一纷烦。
长史体闲任。
坦荡无外求。
持身非诡遇。
应物有虚舟。
心从朋好尽。
形为欢宴留。
欢宴未终毕。
零落委山丘。
耳目相同男子官,聪明差异万千端。群生尽葬愚公谷,阅尽方知智者难。
曾闻星宿海,上与月波连。西走昆仑坼,东流碣石湮。
鱼疑入舟跃,马似负图传。今日临秋水,望洋私自怜。
春风环柳岸,夜雨失沙痕。环竹期新笋,移花护旧根。
身闲贪独乐,舌在戒多言。是处无灯火,荒凉一上元。
飘白霓,挂丹梯。应从织女机边落,不遣浔阳湖向西。
火雷劈山珠喷日,五老峰前九江溢。九江悠悠万古情,
古人行尽今人行。老人也欲上山去,上个深山无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