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
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晓月有馀光,秋树无浓影。野烟浩无际,陂路行愈永。
堰声何澎湃,露气正凄冷。忽然客愁破,更觉诗律整。
昔人千载意,忙里一笑领。山林岂难归,吾计自不猛。
暝鸟栖初定,遥砧响欲阑。此时还不语,孤兴正无端。
牛女夜犹灿,风霜秋已寒。城西岭下路,幼弟去长安。
一百五日谁与期,凄风苦雨不愆时。桃花乱飞流水急,鶗鴂忽鸣芳草萋。
春尽可堪寒作恶,愁来偏与病相宜。已将梦幻观人世,莫向亲交怨别离。
独立风涛咽海濒,梦回空见月重轮。六宫粉黛秦楼夜,谁望沙丘一怆神。
绿阴庭院巳非春,红药翻阶露朵新。绰约娇姿谁得似,天风吹下卫夫人。
忿怼及韩驷,荒唐入郢鞭。
乐生端可拜,宁死不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