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
红窗映树鹧鸪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画舷鸣两桨,日暮芳洲路。泛泛风波鸟,双双弄纹羽。
爱之欲移舟,渐近还飞去。
去岁春归日,与君成别离。今年春又到,君尚客天涯。
风软晴开碧海春,日长暖惬白头人。风流对客挥毫处,何用蓬山漫访真。
碧浮天欲尽,河汉在高楼。星乱江中夜,砧寒海外秋。
何堪霜与雪,重迫病兼愁。自悔蹉跎久,终年在客舟。
谁怜宿料一生无,身后仍遭金十奴。帷盖却教蒙狗马,不知何事负农夫。
纷纷红紫虽无韵,映带园林却要渠。谁遗一枝香最胜,故应有客问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