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笋舆路转崖欹倾,只闻满山泉水鸣。
卷书急看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细听。
石如铁色黑,壁立镜面平。
水从镜面一飞下,蕲笛织簟风漪生。
石知水力倦半壁,锺作天一泓水行。
到此欲小憩,後水忽至前水惊。
分清裂白两泒出,跳珠跃雪双龙争。
不知落处深几许,千丈井底碎玉声。
安得好事者,泉上作小亭。
酿泉为酒不用麴,春风吹作蒲萄绿。
醉写泉声入枯木,何处更寻响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