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
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游宦天西北,心随造物游。春风郧子国,明月岳阳楼。
政出黔黎喜,名高夷狄愁。案巡边万里,风雪破貂裘。
烂烂匏瓜懒不扪,冥冥钟梵歇天门。海波忽动扶桑紫,金粟山河绕世尊。
七载分携楚水滨,白头吟苦见交亲。重逢人日题诗地,犹是天涯远客身。
老去残骸还作健,生来傲骨不忧贫。行行盾鼻书还著,每把高文辄有神。
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舞柘枝。坐满绣衣皆不识,可怜红脸泪双垂。
得失何须问老军,悠然世事谢纷纭。中山一醉无荣辱,坐对红颜到夕曛。
佳实存芳核,中含元气清。阳生春欲动,甲拆暖初萌。
雪后孤根发,年深老干成。长留酸一点,金鼎待和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