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

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去岁钱塘见飞蝗自西北来,极可畏。

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

扑缘发尾困牛马,啖啮衣服穿房户。

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

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

常山山神信英烈,捴驾雷公诃电母。

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

山中归时风色变。

中路已觉商羊舞。

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従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

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

县前已窖八千斛,今春及今,得蝗子八千余斛。

率以一升完一亩。

更看蚕妇过初眠,蚕一眠,则蝗不复生矣。

未用贺客来旁午。

先生笔力吾所畏,蹙踏鲍谢跨徐庚。

偶然谈笑得佳篇,便恐流传成乐府。

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

中和乐职几时作,试向诸生选何武。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沈沈莲漏滴初乾,忽忽天涯岁又阑。贝叶读残香篆尽,梅花吹断角声寒。

旧文每许閒人录,新句宁容俗眼看。共喜太平林下客,暮年生计托蒲团。

章台路。西出重城几步。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行人半倚户。飞去黄鹂自语。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
钿车暗相遇。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闻歌犹是淋铃处。掩面鸣筝,倚垆呼酒,东风重记旧眉妩。报伊共歌舞。西去。屡回顾。渐客舍荒凉,嘶马先驻。玉关万里知何许。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

堂下水浮天,人指山为岸。水落寒沙只见山,暗被天偷换。
堂上老诗翁,客至劳相管。风喘西头客自东,目送云中雁。

梅子黄时雨未停,论筐分饷再丁宁。人间别有酸心处,浸透曹公醋一瓶。

吾党贤豪士,君诚未易过。肝肠历霜雪,身世入风波。

道大文章细,心孤感慨多。何时同卜筑,朝夕话烟萝。

谁伴幽人饱岁寒,霜葩雪干翠琅玕。

眼前交道如渠少,好作长年耐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