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比来

神屠不目全,妙额惟妆半。

更刀乃族疱,倚市必丑悍。

平生魏公筹,忽aa10郢人墁。

诗书亦何用,适道须此馆。

多言虽数穷,微中或排难。

子诗如清风,翏翏发将旦。

胡为久闭匿,绮语真自患。

许时笑我痴,隔屋相咏叹。

竟识彦道否,绝叫呼百万。

清朝固多士,人门子皆冠。

莫言清颍水,従此隔河汉。

异时我独来,得鱼杨柳贯。

持归不忍食,尺素解凄断。

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

春愁结凌澌,正待一笑泮。

百篇倘寄我,呻吟郑人缓。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群才奔正始,办论轶髯卿。

诸老力推毂,斯文有定评。

龙旗叔孙氏,金笔左丘明。

杕杜尝嗤点,椒兰足陷倾。

穷途乖党侣,陋屋挂冠缨。

彰炳流千载,嗟咨奠两楹。

桑枌堕兵火,简札落寰瀛。

态度云霞蔚,瑰奇珠玉生。

渊停真可挹,川驶不留行。

机杼班扬旧,笙竽陶谢并。

风骚齐穆若,郊岛埒低平。

百末芳蜂採,千岐玉刃迎。

斧斤皆阁束,凿枘自天成。

大论尤宏博,短章工冽清。

精微演孔佛,刚毅奖周京。

粝食何曾餍,高标不朽名。

斐然愚小子,钦咏有余声。

临镜忽自哂,公然白纷如。

稚女眼最明,为我剪白须。

髟髟如素丝,不堪纫破襦。

参差茁秋草,蔓衍不可除。

明知我已老,既白难再乌。

无肉令人癯,眼昏妨读书。

颜驷烛之武,吾非斯人徒。

新月出易没,残叶坠还鸣。客中自无寐,元不为秋声。

经旬不见月,乍喜吐如钩。不尽酬幽思,因之更上楼。

懒云当槛住,小雨剧谈收。随意恣欢赏,过从亦胜游。

山中不栖鸟,夜半声嘤嘤。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

皆疑此山路,迁客多南征。忧愤气不散,结化为精灵。

我谓此山鸟,本不因人生。人心自怀土,想作思归鸣。

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

魏武铜雀妓,日与欢乐并。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峡猿亦何意,陇水复何情。为入愁人耳,皆为肠断声。

请看元侍御,亦宿此邮亭。因听思归鸟,神气独安宁。

问君何以然,道胜心自平。虽为南迁客,如在长安城。

云得此道来,何虑复何营。穷达有前定,忧喜无交争。

所以事君日,持宪立大庭。虽有回天力,挠之终不倾。

况始三十馀,年少有直名。心中志气大,眼前爵禄轻。

君恩若雨露,君威若雷霆。退不苟免难,进不曲求荣。

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展禽任三黜,灵均长独醒。

获戾自东洛,贬官向南荆。再拜辞阙下,长揖别公卿。

荆州又非远,驿路半月程。汉水照天碧,楚山插云青。

江陵橘似珠,宜城酒如饧。谁谓谴谪去,未妨游赏行。

人生百岁内,天地暂寓形。太仓一稊米,大海一浮萍。

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尚达死生观,宁为宠辱惊。

中怀苟有主,外物安能萦。任意思归乐,声声啼到明。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