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梁、曰齐泽、曰严濑,为四图,属予赋词。予谓蜀君平之高,扬子云所谓虽隋和何以加诸者,班孟坚独取子云所称述为王贡诸传序引,不敢以其姓名列诸传,尊之也。故予谓和之当并图君平像,置之四图之间,庶几严氏之高节者备焉。作乳燕飞词使歌之

濮上看垂钓。更风流、羊裘泽畔,精神孤矫。楚汉黄金公卿印,比著渔竿谁小。但过眼、才堪一笑。惠子焉知濠梁乐,望桐江、千丈高台好。烟雨外,几鱼鸟。

古来如许高人少。细平章、两翁似与,巢由同调。已被尧知方洗耳,毕竟尘污人了。要名字、人间如扫。我爱蜀庄沈冥者,解门前、不使徵书到。君为我,画三老。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湖上高斋此一时,垂萝四面绕茅茨。欲令何处红尘入,可道窥人片月疑。

色借古松成远势,意含幽石有馀姿。空传蒋诩开三径,不遇裘羊那得知。

团圆样小,软薄绡娇,对剪淡红双片。贴合浑无缝,想花后、巧度金针绣线。

穿丝自向花阴系,未衬到、裙腰温软。缄小口、牢收密束,略放春风吹绽。

韶华只容一点。恨安诗太窄、藏香忒浅。挂得轻匀处,也曾惹、带醉杨妃捻扁。

倚栏独自无心佩,佩不了、罗囊几串。须满贮、故园春色,寄与天涯人看。

初日照桃花,山房春事赊。簪抽林外笋,旗展雨前茶。

室有安禅榻,门无过客车。莫锄阶下草,留取听鸣蛙。

青门幸有种瓜田,出处无烦更问天。自是皇恩深眷恋,非关臣赋有奇偏。

情同令伯陈情表,志在高平乐志篇。愿得王阳长在位,且教贡禹过年年。

猛虎一跃万山过,胡能饮啄于柙中。忽闻夜半破柙去,人间三日鸣长风。

西山突兀云峰多,飘然入山将奈何。六丁惟恐圣君怒,横断山路相总诃。

是时夜黑近上苑,壮士相从去不返。挥戈四顾星满天,但闻旷野松涛远。

天晓猛虎凭高蹲,乘风势若山峰奔。遥落林外觅不得,尺深足迹留前村。

禾黍高低隐原隰,其中虎卧谁能执。忽惊壮士迎其前,枪刺虎胸虎人立。

绿沈之枪天下奇,上与猛虎坚相持。虎爪双蹯不得下,半空昏黑风霆垂。

欲伏壮士盬其脑,不管霜锋入怀抱。山石震裂山谷鸣,一声长啸颓然倒。

风沙满目午日晴,观者如堵咸无声。遥见虎死近相视,风摇毛尾犹心惊。

壮士酒肆曾论兵,男儿自负那敢轻。大言常遭世俗笑,今日儿女皆知名。

吁嗟乎!世俗论人以成败,以虎小试亦一快。

泥滑滑,行路难。前有网罗,后有弹丸,欲往从之摧羽翰。

尔既无黄鹄翔云之俊翮,又无白鹤乘轩之仙骨。

颉之颃之亦何苦,鹗荐秋风岂及汝。云霄虽高不如衡茅,雕笼虽华不如故巢。

倦羽氋氃屡前却,行路之难亦已觉,况听一声泥滑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