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幅巾戏漉彭泽醅,尺书间觅来禽栽。
东坡居士五年久,真主未遽求盐梅。
扁舟夷犹水刻窟,双履秃缺峰峩嵬。
招揖西山与东鲁,回首阊阖并玉台。
标榜高甍方外景,不染时世毫端埃。
倚空千重翡翠盖,落日万顷琉璃堆。
兴酣鱼鸟安乐国,喜溢仆驭陶家罍。
惜哉二老削旧迹,不论石上并墙隈。
碕岸横舟昔时睡眠,刻划独免漫苍苔。
梵刹青莲旧僧社,径遂几合无人开。
方今九原如可作,足使四海凋摧。
封章千载垂可否,玉堂黄合犹儋雷。
精义穷神致实用,不变生死无去来。
天下书生践遗迹,棠荫处处思贤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