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灵寿对秋风,怅望浮云济水东。
官树阴阴铃阁暮,州人转忆白头翁。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行尽三江失所夸,便教信美岂吾家。
却回扬子江头去,看种瓜洲子母瓜。
早朝罢。趁一扇障尘,双鞋替马。正晓凉天气,平地澹如画。
远风吹聚蓬瀛侣,人影垂杨下。比前番、燕态全轻,鹭情尤雅。
好景渐宜夏。看萍点钱圆,浪文绫砑。依约江南,倒绿映檐瓦。
无人竞渡空流水,引起思乡话。向波湾、试觅渔竿共把。
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二女合为一媳妇,机轮截断鸡回互。
从来往返绝踪由,行人莫问老时路。
沿湖踏暮色,问月忆东坡。寥廓望无极,清光蓦地多。
风微波闪耀,影布树扶疏。对景忽生慨,秋来又半过。
能从岳顶问三峰,长奉金茎霄汉重。咫尺香山消不得,万盘寒玉落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