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头大鼻鬓如雪,早岁连兵剑锋折。千金尽去无斗储,
双袖破来空百结。独恋郊扉已十春,高阳酒徒连此身。
路傍谁识郑公子,谷口应知汉逸人。儿女相悲探井臼,
前功岂在他人后。劝君不得学渊明,且策驴车辞五柳。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人身一饱百不忧,行住坐卧本何求。冷煖大冬与大夏,盛衰三春及三秋。
苍苍云山缓曳杖,茫茫烟水轻拿舟。喜怒哀乐在中节,生兮若浮死若休。
台观茫茫苜蓿肥,至今汾上白云飞。岁星便是骑龙客,辜负君王独自归。
雪压雁亭,云横秦岭。相逢剩验银缸影。多君三宿恋齐王,愿言天下乌乎定。
师友飘零,江山印证。灞陵桥畔秋风冷。短衣匹马旧相随,怜他李广家山迥。
忆别富公子,山桃两度花。人情皆念旧,客路不如家。
野草连天阔,重山抱日斜。寄书无过雁,愁眼眩飞鸦。
皓首明时秖布衣,孤坟宿草又斜晖。尘埃几杖遗书尽,风雨园林旧业非。
九曲月明猿自吊,三山秋晚鹤空归。多情惟有门前水,春色年年上钓矶。
晚步荒村外,桥通古岸斜。数声牛背笛,几片日边霞。
云暗归鸦树,潮回落雁沙。隔江人语乱,灯火见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