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骖騑乍解路三千,风物秦川慰眼前。到处听来人语好,频年丰乐使君贤。
连朝话旧到更深,不尽娄江望远心。莫怪老人添白发,儿童几辈换乡音。
周遭竹屿与花潭,槛外云光映翠岚。尽有琐窗诗料在,不须回首忆江南。
恨轻被、红尘缠著。往岁湖山,似曾留约。梦里沧波,去帆摇曳向何托。
竹窗灯火,欢笑地,浑如昨。畅好故园春,却孤我、听莺栏角。
萧索。恁苏堤柳色,犹倚翠腰新削。湔裙又近,有多少、画桡芳酌。
奈别后、恻恻寒轻,怕征袂、和人飘泊。漫细数归期,容易江莲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