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苦寒

北风怒发浮云昏,积阴惨惨愁乾坤。

龙蛇蟠泥兽入穴,怪石冻裂生皴纹。

临沧观下飞雪满,横江渡口惊涛奔。

空山万木尽立死,未觉阳气回深根。

茅檐老父坐无褐,举首但望开晴暾。

苦寒如此岂宜客,嗟我岁晚飘羁魂。

寻常在舍信可乐,床头每有松醪存。

山中炭贱地炉暖,儿女环坐忘卑尊。

鸟飞欲断况无友,十日不敢开衡门。

朅来京师每晨出,强逐车马朝天阍。

归时颜色暗如土,破屋暝作饥鸢蹲。

陌头酒价虽苦贵,一斗三百谁能论。

急呼取醉竟高卧,布被絮薄终难温。

却思健儿戍西北,千里积雪连昆仑。

河冰踏碎马蹄热,夜斫坚垒收羌浑。

书生只解弄口颊,无力可报朝廷恩。

不如早上乞身疏,一蓑归钓江南村。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紫峰坛上鹤成群,碧洞灵芝产石根。

云引昼阴归竹坞,水流春色出花源。

药炉伏火仙留诀,茶灶生烟客到门。

欲就上清传宝箓,未知何日谢尘喧。

发事牵情不自由,偶然惆怅即难收。已闻抱玉沾衣湿,

见说迷途满目流。滴尽绮筵红烛暗,坠残妆阁晓花羞。

世间何处偏留得,万点分明湘水头。

咸淳师相专军国,堂吏馆宾供羽翼。

诸司百职听使令,台谏承颜言路塞。

轮舟五日一入朝,湖山佳处多逍遥。

谀言佞语颂功德,边事军声听寂寥。

半闲堂连多宝阁,歌姬舞妓相欢乐。

十年国势尽倾摧,犹谓师臣堪付托。

师臣师臣躬督兵,珠金沙头锣一声。

十三万人齐解甲,寡妇孤儿俱北行。

君不见,黯淡溪流东复东,木棉花开生悲风。

师臣不忍马革裹,厕上有人能拉胸。

结屋田间古径西,洞天深处路还迷。三春涧草堪娱鹿,五夜篝灯解听鸡。

投辖敢云河朔饮,登坛重见浣花溪。不妨暇日频临眺,剩有青钱挂杖藜。

塑不就,画不成。锋芒不动,海晏河清。五湖衲子,抖擞精神。

为君通一线,教子快平生。夜来春睡重,一觉到天明。

柳色阴阴平望桥,春流西受霅溪潮。

玉楼有月清光远,苹渚生风丽思飘。

宁使簿书堆几案,已闻歌咏满渔樵。

酒船欲访乌程去,愁费金龟返画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