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过溪桥日欲晡,远林残叶似栖乌。
照公院里堪留宿,已有梅花有酒无?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细数元正隔两朝。眼看杨柳又新条。岁寒独有江梅耐,曾伴瑶池下绛霄。香篆袅,烛花烧。团栾喜气沸欢谣。慈祥自是长生乐,不用春醪飶与椒。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隐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皋。
功名富贵俱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
超然已了一大事,持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
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
晋汉高人迹已陈,同君仙屐叩山灵。
涧悬白练流云液,路夹苍虬耸石屏。
鸟下老藤摇翠木,僧归寒屋钥秋扃。
萧萧落日闻笙鹤,满耳天风聒醉醒。
圣代崇儒意匪轻,徵车相望半诸生。九天雨露思贤相,十载经纶见老成。
更化有方先定制,救时无验是虚名。烟霄未遂攀鳞志,葵藿空怀向日诚。
雄文元命世,直气早成风。
受任衰迟后,安邦反侧中。
回天深有力,扈圣耻言功。
事已身随去,惊嗟柱石空。
唐弊文初丧,书成法至今。
雍容趋圣处,深切可人心。
气力知难继,风流喜不淫。
悬知公欲谢,异说勇交侵。
推毂诚多士,登龙盛一时。
西门行有恸,东阁见无期。
念昔先君子,尝蒙国士知。
旧恩终未报,感叹不胜悲。
遗墨消磨顾陆馀,开元一一数吴卢。本朝唯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气雍穆,入蕃老释面清癯。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