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是庵图绘好,绣丝乃更精。恍然三江上,见兹老鲰生。
槁项一布衣,不胫驰高名。万古黄漳海,严事与心倾。
得此定非易,乃公未可轻。翻多所著书,身后受詈声。
马郎真好事,高阁怀孤清。风流感妙黹,珍重为多情。
闲将玉露酒,相对酹南荣。一枝早梅花,洁供在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