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芳讯来江湖,开缄粲瑶碧。诗因乘黄赠,才擅雕龙格。
深陈名教本,谅以仁义积。藻思成采章,雅音闻皦绎。
清时左冯翊,贵士二千石。前日应星文,今兹敞华戟。
谢公尝乞墅,宁氏终相宅。往岁疲草玄,忘年齐举白。
酒酣吟更苦,夜艾谈方剧。枣巷风雨秋,石头烟水夕。
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酷似仰牢之,雄词挹亭伯。
老骥念千里,饥鹰舒六翮。叵能舍郊扉,来偶朝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