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露凉花堕夕,浅秋在,水西阑。看照鬓清波,疏人翠箑,惯得幽单。
更残。睡迟病枕,有哀蛩、和笛咽尊前。独客慵忺越酝,故人新费吴笺。
居然。画扇好青山。邀梦发苍颜。奈秋鸿踪迹,江蓠易撷,津柳难攀。
愁端。背镫自理,过中年、禁得雨声閒。莫道沧江岁晚,惊尘不到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