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
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
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
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
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日日树头鹎鵊鸣,夜夜溪边姑恶声;堂中老子独无语,寂然似可终吾生。
大鹏一举九万程,下视海内徒营营。
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
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江海几时传锦字,风尘不觉化缁衣。
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幸得汉皇容直谏,怜君未遇觉人非。
永安宫阙启秋城,紫殿岧峣白露明。万岁已占天寿并,千灵还拥地维成。
铜泉日远空神御,玉食时来展圣情。不识当年文字侣,攀髯谁切挽歌声。
折苇非关秋色,飞鸥元自斜行。坐上忽惊丘壑,窗间那有潇湘。
青林渡头月影微,舍南鸦阵归提提。澄江入夜客唤渡,短艇剪烛閒裁诗。
田园每为乐事废,鼓角又起残年悲。十年踪迹半江海,草草杯盘慰别离。
日昳未,在家行孝兼行义。
莫取妻言兄弟疏,却【教】父母流双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