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木轩并序

凌霄托高树,引蔓日已长。缠绵共春荣,幽花蔼敷芳。

高树忽见伐,无依向风霜。亭亭还自持,柔姿喜能强。

君子贵独立,倚附非端良。览物成感叹,为君赋新章。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绿树阴阴春已休。群花飘尽也,不胜愁。游丝飞絮两悠悠。迷芳草,日暖雨初收。
深院小迟留。好香烧一炷,细烟浮。更听羯鼓打梁州。恼人处,宿酒尚扶头。

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
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藉。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
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
肃宗传宝图,寇难连年击。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
悲风扬霜天,繐帷冷尘席。零落太平老,东西乱离客。
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况当近塞地,哀吹起边笛。
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花萼笑繁华,温泉树容碧。
霓裳烟云尽,梨园风雨隔。露囊与金镜,东逝惊波溺。
昔闻欢娱事,今日成惨戚。神仙不可求,剑玺苔文积。
万古长恨端,萧萧泰陵陌。

江南画史谁第一,徐熙写生妙无敌。

宝轴多藏卫霍家,香奁尽贮金张室。

忆昨华清水殿西,夜深轻辇随风移。

清香冉冉落歌佩,秀色娟娟侵舞衣。

晓来宫阙秋风起,翠倒红欹玉池里。

不禁摇落恨无穷,惊叹年华逝流水。

芙蓉小苑曲江头,烟景萧疏异昔游。

披香露冷鸳鸯怯,太液波寒翡翠愁。

将军留客多幽暇,清簟疏帘时看画。

就中宋玉最多情,秋思都将彩毫写。

读书四更灯欲尽,胸中太华蟠千仞。

仰呼青天那得闻,穷到白头犹自信。

策名委质本为国,岂但空取黄金印。

故都即今不忍说,空宫夜夜飞秋磷。

士初许身辈稷契,岁晚所立惭廉蔺,正看愤切诡成功,已复雍容托观衅。

虽然知人要未易,讵可例轻天下士。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

入蜀归吴三首诗,藏于笥箧重于师。剑关夜读相如听,

瓜步秋吟炀帝悲。景物也知输健笔,时情谁不许高枝。

明年二月春风里,江岛闲人慰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