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山木绿阴暗,骇云当昼繁。
惊风乍掩冉,积雨连荒村。
映岫若银竹,泻涧如翻盆。
悬霤遂及旦,暗空还至昏。
长川怒方蓄,濁浪正崩奔。
暂见没岸草,已复侵山攀。
冲淑激远屿,聚沫旋林根。
劈箭摇定目,殷雷惊客魂。
俄吞众濑没,瀺灂成奫{上大下沦}。
波神信雄桀,灏漾方无垠。
傥不究其源,岂辨河渎尊。
朝盈暮已竭,暂满安足论。
明旦立沙尾,若带青沄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