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皇范铁训嗣王,内臣无得干外政。英宗惑振称先生,阍寺居然窃国柄。
曹汪刘魏相继生,义子干儿势逾横。大江西来入海门,浑茫正气生伟人。
文贞素仰贡克仁,二十四罪侃侃陈。严刑锻鍊断指死,大呼高皇鉴微臣。
李与文贞本姻特,初官南康已称职。列论崔魏扶周高,誓以骨鲠死报国。
国步艰难难力移,完臣分内事无奇。从容被逮临危日,自序生平绝命词。
寂寞园斋缪与李,怀古而今空仰止。寄语枯灯拥卷人,读圣贤书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