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梁渡清濑,逶迤入前渚。犬鸣树蒙茏,烟景暗虚聚。
雨中耕叟歌,月下归人语。欲寻仙尉踪,凄凉一茅宇。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一丘一壑。野鹤孤云随处乐。篆带纱巾。且与筠庄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风生千古意。寿庆年年。长在新秋六日前。
一病新从九死还,分明绐我去乡关。平生已种无边恨,此恨绵绵况可删。
学道尤须惜寸阴,漫劳饭袋走丛林。
沩山自昔提宗印,闽峤于今绝赏音。
香髓得皮无著相,非心非佛见机深。
丰干未免成饶舌,月在碧潭空指心。
宦游敢惜受风尘,此去天涯正小春。海上潮声惊客梦,闺中镫影瘦离人。
程非千里音何杳,日似三秋语始真。莫怪相思曾化石,偶然分手已伤神。
黄家老子娄东客,望望青山隔太湖。独鹤不归林屋洞,佳城浑似辋川图。
秋高月白啼山鬼,树老霜寒长木奴。他日结庐当墓下,好归耕隐学《潜夫》。
海山深处拥旌旗,六十红颜未是迟。
千里行程中道返,百年心事几人知。
近家园小堪娱目,插架书多足课儿。
闲看好山忙作吏,主人得计只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