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君家文律冠西京,旋筑诗坛按酒兵。
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
明朝郑伯降谁受,昨夜条侯壁已惊。
従此醉翁天下乐,还应一举百觞倾。
(文忠公赠苏、梅诗云: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
快哉天下乐,一酹宜百觞。
)
圣朝尚文治,建学崇师儒。四方乐熙皞,声教达边隅。
西广古荒服,民夷相杂居。皇仁若天地,雨露皆涵濡。
云胡数载间,庸才滥师模。俊秀失教养,学校多榛芜。
陈君玉堂彦,擢仕登要途。煌煌五色敕,锡命恩宠殊。
于兹振风化,岂惮道里纡。英声动蛮徼,弦诵溢里闾。
坐令荒远邦,俗比邹鲁区。允矣称厥职,千载扬芳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