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练渎

吴越水为国,行师利舟战。

夫差开此河,艅艎试亲练。

十万凌潮儿,材比佽飞健。

鼓棹激风涛,扬舲逐雷电。

当时意气盛,谓已无句践。

鸥避去沙洲,龙愁闭渊殿。

恃强非伯图,倏忽市朝变。

台上失娇姿,泉间掩惭面。

至今西山月,恨浸秋一片。

犹有网鱼人,时时得沉箭。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昔余筮宾始,衣冠仕洛阳。无赀徒有任,一命忝为郎。

再践神仙侧,三入崇贤旁。东朝礼髦俊,虚薄厕才良。

游谈侍名理,搦管创文章。引籍陪下膳,横经参上痒。

谁谓服事浅,契阔变炎凉。一朝谬为吏,结绶去承光。

烹鲜徒可习,治民终未长。化鸡仰季智,驯雉推仲康。

此城邻夏穴,橚矗茂筠篁。孝碑黄绢语,神涛白鹭翔。

遨游佳可望,释事上川梁。秋江冻雨绝,反景照移塘。

纤罗殊未动,骇水忽如汤。乍出连山合,时如高盖张。

漂沙黄沫聚,礐石素波扬。榜人不敢唱,舟子讵能航。

离家复临水,眷然思故乡。中来不可绝,奕奕苦人肠。

溯洄若无阻,谢病反清漳。

古有悲秋篇,远行第三句。人情重辞家,客意倦长路。

征马陟前冈,栖乌集乔树。惨淡层阴生,号呼劲风怒。

匣琴徒自携,杯酒与谁遇。衣带缓于前,衣香非复故。

芙蓉堂前春水绿,芙蓉堂后春花开。

芙蓉堂中醉歌舞,芙蓉堂下车如雷。

轻舟弄水买一笑,游人竞逐墙阴来。

浪痕不受尘滓涴,东风吹入黄金杯。

秋千欲上采绳稳,老翁稚子连声催。

遨头春思浓似酒,剧饮谁能问升斗。

博山香软珠帘低,坐客请行时被肘。

觥筹交错兴未已,更着山肴并野蔌。

归来门巷影散乱,舍南舍北黄埃走。

轻衫短帽亦不恶,追欢岂落醉翁后。

小姬顾盼扬秋波,十十五五细马驮。

红旗夹道映斜日,金钗坠处肩相摩。

旁观定自双眼饱,但见两脸生微涡。

从今湖上愈清好,纖腰长袖成奔梭。

冥搜付与纸上语,朱颜为我商声歌。

愿公归侍玉皇侧,更向西湖弄春色。

自顾曾无一技名,归与何敢比泉明。无才恐被虚声误,知足能将妄想平。

出岫无云难作雨,回头有岸即登程。此行不为鲈鱼脍,藏拙山林过一生。

寂寂闲居隐翠微,萧萧寒日映柴扉。

叶声乱响莓苔屐,云气时生薜荔衣。

雪满石床门闭早,草侵棋局客来稀。

岁寒正好看书卷,不用登高怨落晖。

国赋推能吏,今朝发贡湖。伫瞻双阙凤,思见柏台乌。

树向秦关远,江分楚驿孤。荣君有兄弟,相继骋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