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南巡竟不还,泪和湘雨暮斑斑。
须知竹死愁方尽,莫恨秦人鞭赭山。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忆昔论交密,经时觏面稀。恨随吴草积,心绕越台飞。
岁月愁衔酒,蓬蒿病掩扉。遥传郯山客,精舍欲相依。
不见涧底松,树子元楚楚。
长大今几年,植立无风雨。
一朝建明堂,未免斤斧苦。
斤斧不为伤,抡材固其所。
笔端随意长清标,疏叶生风剪剪飘。羸马城南看新笋,雨馀初散集贤朝。
故苑返长洲,轻舠过虎丘。塔悬无隐树,云映不藏秋。
香径红莲浦,金亭紫雾楼。自怜为客久,翻觉似初游。
涨海浑茫寄一桴,候神东去接方壶。帆随雪浪高还下,岛浸冰天有若无。
雁影斜翻西日远,潮声直上晚云孤。投纶拟学任公子,掣取封䲔饫万夫。
行尽空山日未斜,隔林烟火见人家。涧边小犊眠衰草,风动满园荞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