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临水既凝伫,望崖试徘徊。榜舟一以渡,露晞岚影开。
矫首与人居,直上无飞埃。峭壁过鸟道,老树相萦回。
下访隐者庐,败堵留岩隈。乱草蔽嵌空,停泉照崔嵬。
因知胜绝地,使我心悠哉。誓当如庞老,举家为此来。
密霰三冬集,玄云四望同。微茫屯巨壑,浩荡布长空。
入夜光交映,连朝势倍雄。纷披遥坠露,飒沓近含风。
漠漠缘堤厚,霏霏入堑融。凌波来冉冉,逐浪去匆匆。
岛屿萦枮蘖,汀洲结乱荭。修途霜淅沥,闇谷雾巃嵷。
屏翳驱驰疾,玄冥号令隆。山川呈浑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