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我客古上谷,君侨辽之阳。翁翁者何心,造此离别场。
离别徂二岁,忽焉来帝乡。我昨得君书,昼夜以徬徨。
轻骑入军都,期君金台旁。君笑为我言,人为天所忙。
省亲返南国,觅举来北方。得马复失马,亡羊更寻羊。
六月不得息,萍梗随风飏。且喜见故人,一饫饥渴肠。
闻言感累欷,对饮倾百觞。姑作十日留,不妨次公狂。
或话陶公田,或抚毛生囊。时事或恸哭,旧学或商量。
诗或寻旗亭,曲或听教坊。或邀徐孺子,或款张思光。
名宰进姚合,懒仙招吴刚。肝肠热如火,嚼冰不得凉。
鴳雀处蓬蒿,乃思为凤凰。志意郁不遂,不敢偷太仓。
素心四三人,晨夕歌慨慷。嘤嘤求声鸟,萃集旋飞翔。
戢戢聚头鱼,堂策呼分行。我续出塞曲,君歌适馆章。
握手送登车,黯然同神伤。亦知终有别,胡竟聚难常。
亦知别不久,不久犹觉长。岂无寄书邮,不如觌面详。
岂无抚尘交,不如知心良。翁翁者何心,造此离别场。
愿言互鞭策,努力沛腾骧。更为语黄九,倔强母暂忘。
不自弃驽骀,犹堪报君王。彭彭冀野马,会看联镳扬。
泥尘没踝门巷窄,兴来拓此为八极。三杯俯仰天地清,一卷苍凉鬼神入。
疾如风雨喧灵湫,太阴黑蜧升云头。雷公合沓伐天鼓,木怪潜匿山精愁。
静如寒江转孤月,浩漫珠光摇贝阙。危矶扼水水忽怒,一线惊涛百回折。
煌煌京洛开朱门,蹇驴破帽多才人。孤寒奇愤塞胸臆,欲假君笔喷酸辛。
君方少壮拥章绶,容台礼乐供讨论。悲歌击剑问何事,但贵雅拜仪温文。
朱镫三复奋起舞,知君感激为万古。诗坛大义久颓堕,健者今生必韩杜。
眼含双泪怀庭闱,手剔群家奉邹鲁。浮学郎署士有命,何肯修容媚公府。
镫不煜煜雄鸡鸣,我剑在壁亦有声。无君才笔合草莽,爱君笃诚如弟兄。
我不愿君烟霞气,浮丘老仙真把袂。亦不愿君山水痴,桃花江上弄泉石。
巨儒吐辞如洪钟,要铸宝鼎铭殊功。后生读史记名姓,不在区区文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