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我建襄汉牙,君参芙蓉幕。皎镜壶中冰,昂藏鸡群鹤。
摄邑贻邑思,辞官鲜官橐。摆脱墨绶荣,经营寝丘薄。
溪山相映带,心迹双寂寞。十味茗笋新,两收鱼鸟乐。
素封亦何道,红友时斟酌。地僻日似年,身闲梦不恶。
念予嗣嘉遁,所愧名未削。远信勤柿栗,饱飧慰藜藿。
甲子君一周,精神迥如昨。窃致三叟言,用为千秋药。
长作武陵人,桃花任开落。